冬季煙山上
作者:楊中鋒 來源: 發表于:2021年04月02日 文章點擊數:1688 【打印】
濕冷的空氣與被窩熬煉出我們南方人自有的速度,穿衣迅速,做事麻溜,爬上床更是飛快。于是,空出的時間多了,生活就盼待迎春了。這種平靜地期望往往來之不易,為之折腰的是高強度的工作,如此一舍一得,工作似乎也可勉力而行。測繪工作的冬天更是難捱,冰涼的儀器、總是被霧籠罩的野外……一切冰冷生硬,必先苦人心志。
雖說野外工作是年復一年的日常,但「入冬」卻總是嶄新的開端。霜霧蒙蒙晝不開,四肢沉沉難舒展,心志的苦練便隨之而來。在寒風中翻山越嶺,梭子般行走于叢林中,淌過水跨過河,遍布的足跡是一幅幅地圖。即使荊棘載途,也從未卸掉責任心與專業度,常常為力求真實地貌而竭力測量一個點。這樣的工作態度固然不止于野外,待到內業整合數據期間同樣面臨艱苦卓絕的工作過程,頻繁的挑燈夜戰,只為提供給社會所需的數據能更加精準。時常在想,測繪工作的魅力是否就在于此,用一絲不茍的精神為整個社會的向前發展獻力,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辯證關系在此時被完整體現。用專業去執行工作,未達成的部分往往被視作理想主義的落空,是一種個體困境,事情的發展態勢及外部評價可使這種掙扎減弱許多。而用世俗心態去落實工作便會被不對等的回報絆住,這是具有普遍性的現象,困住的是你我他,解困方式仿似只有自我修復自我消解。而我的消解一直是對測繪工作的熱愛,這個從弱冠之年伴隨至而立之年的專業,早已和我相處無間。這亦是我對今后工作的一種堅守。
從野外到內業,從燈火到云霧,從暖春到寒冬,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如列車的窗外景色,一路更迭,心情時沉時輕,不渝的是各色風景皆能以萬千形態給人力量,這力量是不褪的熱愛,是恒久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