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的感悟,我總結為“立初心、求真理、踐行動、履使命”。
開篇明義,全書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重要論述為開篇,闡明了我們黨和國家未來一段時期的展望,這便是立初心、明初心,一切圍繞初心。無論是組織還是個體,立初心都是極為重要的,所謂立初心也就是古人所謂的“立志”?鬃釉偨Y說“吾十有五志于學”,正是“志于學”才產生了影響千年的儒家思想。初心需堅定而持久,需長遠而勿短視。
補足理想信念最主要的原動力就在于“立初心”,為提高覺悟尋得動力源。在書中,總書記系統回顧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深入總結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的偉大精神,這是在向歷史“求真理”。深遠影響一個時期的偌大的蘇聯共產黨作了鳥獸散,弱小的中國共產黨卻走出了自己的成長之路。誰的路是真理之道,誰的路是埋葬之行,以史為鑒可知興衰之理。我們黨的歷史和歷程,是步履蹣跚探索中的燈塔。鄧小平同志總結:“我們黨的歷史還是光輝的歷史,雖然犯過錯誤,但終究把革命搞成功了,中國在世界上站起來,而且站住了!鼻笳胬硎乔笞约旱恼胬,蘇聯的真理不是中國的真理,資本主義的真理也不是中國的真理,中國的真理只存在于中國,只顯露在我們偉大民族走過的泥濘和翻過的荊棘中。見微知著,見著也應當知微;仡櫜⒗斡洑v史,不忘初心,對組織而言是凈化精神的重要法寶。對個體而言,一日三省吾身又是何等重要!笆∥嵘怼币彩恰扒笳胬怼,這真理才是自我的真“真理”。
總書記在書中明確指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更明確指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每一位愛國者都應當將滿腔熱情投入到具體實踐中,落實在每一件工作上。初心不但要注意“保鮮”,還要注重“保全”!氨ur”是指“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要關注現在的行為,不沉迷過去的亮點;“保全”是指初心經得起考驗,能經歷一輪輪的風霜雨雪,“疾風識勁草、板蕩識忠臣”。泰山可移,初心不可改,不減且不淡。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品味出不平凡的滋味,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事業。
共產黨員最終履行的使命,是自覺為黨和人民奉獻,為共產主義偉大事業奉獻。這也是共產黨人的最高精神境界。精神升華到自覺履行最高使命的程度,也就成為了總書記口中所稱呼的“英雄”,“英雄做事無他,唯堅韌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這個階段才是共產黨人精神的最高升華,成為一個純粹的人、大愛的踐行者,一個專注和無私的人。當然,立初心、求真理、踐行動是精神升華的初始步驟,萬丈高樓平地起,精神世界的構建,也需要一磚一瓦、一日一功,長期不懈努力。
《荀子·修身》篇中說:“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每一個共產主義者都是從平凡走向偉大。心有夢想,行有方向;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立初心、求真理、踐行動、履使命,一步一個腳印,為當下各項工作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