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部署安排汛前地災防治工作
作者: 來源:省自然資源廳網站 發表于:2023年02月27日 文章點擊數:1097 【打印】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決策部署的開局之年,是推動新時代新征程四川現代化建設開局起步的重要之年,防風險、保安全、守底線任務繁重艱巨,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至關重要。2月24日,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關于扎實做好2023年汛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抓早謀先、未雨綢繆做好汛前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
《通知》指出,受頻發地震、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我省地質災害成災風險高、防范難度大、持續時間長,加之今年是全面實施瀘定、蘆山、馬爾康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關鍵之年、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年、全面推進山洪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程開啟之年,地質災害形勢嚴峻復雜。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樹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以防為主、安全第一”理念,強化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和“防范勝于救災”意識,抓實抓細地災防治各項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通知》要求,要切實加強地災防治工作組織領導,壓緊壓實防災責任。要將地災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工作臺賬、責任清單,實行清單化管理。要科學研判形勢,全面掌握風險隱患狀況和工作短板弱項,研究制定整改提升措施,加快補短強弱。要逐級鉚緊防災責任鏈條,把防災責任、防范措施落實到最小工作單元和一線操作層面。
《通知》要求,要突出重點防范區域,抓好隱患排查整治。要搶抓汛前草枯葉落雪融、隱患易于排查發現的有利時機,對有人居住及活動區域進行“拉網式”排查。要突出地震災區、重點鄉鎮、重點流域等重點地區,聚焦靠山臨崖、泥石流溝口等易發災地段和在建工程、交通及能源管網沿線等重點部位,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排查。對排查出的隱患,要逐一登記造冊、完善預案,及時落實監測、避讓、治理等措施,全力消除風險隱患。
《通知》要求,要健全聯防聯控機制,加強部門共商共享共防。要及時組織自然資源、氣象、應急、水利、地震等部門開展汛前防災聯合會商,認真分析研判防災形勢,健全扁平化指揮調度機制,整體提升聯防聯控能力。要立足極端條件和最新、最不利情況,完善和優化各級地質災害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預案,提升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通知》要求,要全面核查預警網絡,確保監測預警高效開展。要對監測預警網絡進行全面核查,及時調整履職能力偏弱的監測員,加強業務人員培訓和監測設備維護。要細化防災責任人、監測員崗位職責,完善預警信息指令和響應措施,形成規范化操作流程。要逐點優化預警閾值,完善“喊醒”“叫應”機制,強化落實老弱群體AB角避險幫扶、長短結合避險轉移措施,增強預警和響應聯動能力。
《通知》要求,要全覆蓋宣傳培訓演練,提升主動防災避險能力。要持續推進宣傳教育“七進”活動,將地災科普宣傳覆蓋到“最后一米”。要用好典型案例、宣傳教育片及掛圖,采用專家現場講、“村村通”常常播和“壩壩會”“露天電影”等多種方式,對基層干部、監測員、志愿者、受威脅群眾、工程管理和施工人員等進行培訓。要加強“三斷”、夜間等特殊情境下的實戰化避險演練,確保汛前每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在建工程至少開展1次演練。
《通知》要求,要加快推進綜合治理,全力確保汛前竣工使用。要加快推進《四川省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實施,統籌抓好地災防治項目進度、質量、安全管理。要全力推進瀘定、蘆山、馬爾康地震災區災后恢復重建,加快推進地災防治項目實施。要對已建地災治理工程進行評估,抓緊清淤維護、修復加固,確保盡早發揮防災功效。
《通知》要求,要充實防災力量裝備,充分做好應急準備。要加強典型案例復盤分析和經驗總結,固化防災制度機制。要加強搶險物資裝備配備,抓緊修繕維護避險安置場所。要落實駐守技術支撐隊伍,加強地震災區、高山峽谷區等重點地區駐守支撐力量。